杂篇说剑第三十【一】
【一】【释文】以事名篇。
昔赵文王喜剑,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,日夜相击于前,死伤者岁百余人,好之不厌。如是三年,国衰,诸侯谋之。【一】
【一】【疏】赵惠王,名何,赵武灵王之子也。好击剑之士,养客三千,好无厌足。其国衰敝,故诸侯知其无道,共相谋议,欲将伐之也。
【释文】《赵文王》司马云:惠文王也,名何,武灵王子,后庄子三百五十年。洞纪云:周赧王十七年,赵惠文王之元年。一云:案长历推惠文王与庄子相值,恐彪之言误。《喜剑》许纪反。下同。《夹门》郭李音协,又古洽反。《好之》呼报反。下同。《无厌》于盐反,又于艳反。◎卢文弨曰:今书作不厌。
太子悝患之,募左右曰:“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,赐之千金。”左右曰:“庄子当能。”【一】
【一】【疏】悝,赵太子名也。厌患其父喜好干戈,故欲千金以募说士。庄子大贤,当能止剑也。
【释文】《悝》苦回反,太子名。◎俞樾曰:惠文王之后为孝成王丹,则此太子盖不立。《募》音慕,又音务。《说王》如字,解也。又音悦。
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。庄子弗受,与使者俱,往见太子曰:“太子何以教周,赐周千金?”
太子曰:“闻夫子明圣,谨奉千金以币从者。夫子弗受,悝尚(一)何敢言!”【一】
【一】【疏】欲教我何事,乃赐千金?既见金多,故问。太子曰:“闻(庄)〔夫〕子贤哲圣明故,所以赠(于)〔千〕金以充从(车)〔者〕之币帛也。”
【释文】《与使》所吏反。《以币从》才用反。一本作以币从者。◎卢文弨曰:旧者讹军,今改正。今书有者字。
【校】(一)阙误引张君房本尚作当。
庄子曰:“闻太子所欲用周者,欲绝王之喜好也。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,下不当太子,则身刑而死,周尚安所事金乎?使臣上说大王,下当太子,赵国何求而不得也!”
太子曰:“然。吾王所见,唯剑士也。”
庄子曰:“诺。周善为剑。”
太子曰:“然吾王所见剑士,皆蓬头突鬓垂冠,曼胡之缨,短后之衣,瞋目而语难,王乃说之。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,事必大逆。【一】”
【一】【疏】发乱如蓬,鬓毛突出,铁为冠,垂下露面。曼胡之缨,谓屯项抹额也。短后之衣,便于武事。瞋目怒眼,勇者之容,愤然窴胸,故语声难涩。斯剑士之形服也。
【释文】《上说》如字,又始锐反。下同。《蓬》步公反。本或作●,同。《头》蓬头,谓着兜鉾也。有毛,故如蓬。《突鬓》必刃反。司马本作宾,云:宾读为鬓。《垂冠》将欲斗,故冠低倾也。《曼胡》莫干反。司马云:曼胡之缨,谓粗缨无文理也。《短后之衣》为便于事也。《瞋目》赤夷赤真二反。《语难》如字。艰难也;勇士愤气积于心胸,言不流利也。又乃旦反,既怒而语,为人所畏难。司马云:说相击也。《乃说》音悦。下大说同。
庄子曰:“请治剑服。”治剑服三日,乃见太子。太子乃与见王,王脱白刃待之。庄子入殿门不趋,见王不拜。【一】王曰:“子欲何以教寡人,使太子先【二】?”
【一】【疏】夫自得者,内无惧心,故不趋走也。
【释文】《与见》贤遍反。下剑见同。又如字。《王脱》一本作说,同。土活反。
【二】【疏】汝欲用何术以教谏于我,而使太子先言于我乎?
曰:“臣闻大王喜剑,故以剑见王。”
王曰:“子之剑何能禁制?”
曰:“臣之剑,十步一人,千里不留行。”
王大悦之,曰:“天下无敌矣!”【一】
【一】【疏】其剑十步杀一人,一去千里,行不留住,锐快如是,宁有敌乎!
【释文】《千里不留行》司马云:十步与一人相击,辄杀之,故千里不留于行也。◎俞樾曰:十步之内,辄杀一人,则历千里之远,所杀多矣,而剑锋不缺,所当无挠者,是谓十步一人,千里不留行,极言其剑之利也。行以剑言,非以人言,下文所谓行以秋冬是也。司马云,十步与一人相击辄杀之,故千里不留于行也。未得其义。
庄子曰:“夫为剑者,示之以虚,开之以利,后之以发,先之以至。愿得试之【一】。”
【一】【疏】夫为剑者道也,是以忘己虚心,开通利物,感而后应,机照物先,庄子之用剑也。
请登录会员以观全文。
提示:
- 欢迎加入古籍QQ群:71582190,本群只谈古籍,勿论其他。入群请修改群名片为:正在学习或研究的内容.昵称,如:论语.飞翔,杂学.心在远方。
- 推荐浏览器版本在IE8.0以上,如此可以使用网页最下方工具条记录读古籍笔记,查字典以及反馈文中错漏之处。浏览器版本过低则无法使用。
- 如要搜索本页,请按 Ctrl+F 打开搜索输入框。